2014年春晚,一则关于筷子的央视广告一经发布,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以一双筷子这样接地气儿的物件为切入点,让全国人民为之动容,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血脉亲情。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即24字。
近期,单位领导推荐我们学习“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的讲演”。通过以上学习,我体会到一点,“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筷子文化、24字核心价值观传达的是一种讯息,即诚信敬业同道德文明、明礼关爱、启迪睦邻等许多中华文明的精华,是整个社会都在倡导和弘扬的,我们要深刻牢记,历久弥新。
为什么要倡导责任?我认为,责任要远胜于能力。首先,从字面上理解,责任对社会是职业精神,对家庭而言是自觉担当,两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有责任的人,我认为不可能只对家庭有担当对单位没有贡献。非要较真说“我对家庭有担当,对单位给我多少钱我干多少工作,你不能说我没有责任心”,个人以为,这种行为绝不能称之为“有责任”。只能是变相的逃避责任,或者说小利。佛家有云,负重才不会被打翻。胸怀大志踏实肯干的人,往往将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坚定脚步去承受挫折;而那些得过且过之人,只顾眼前利益不想长远的,往往被挫折轻易地打翻在地。
其次,马云曾不止一次提到过,“野狗”是要不得的。在阿里巴巴,业绩好的“野狗”,如果不改正是没有机会回来的。业绩不好但兢兢业业的“小白兔”被辞退后,如果提高了反而是有机会回来的。这么鲜明的例子来证明“责任胜于能力”恐怕再适合不过。“野狗”这样的称呼难听与否我们暂不讨论,反而倒是很形象的说明了一点,意思就是你的能力再出众,如果你做事没有底线,不顾团队精神,只提倡自己,必定被“撵走”。这个原则性的问题,被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奉为管理箴言提倡和追捧。
如何叫“有责任”?或者说具体怎样才能算做“有责任”?我认为,首先,责任是揽过来,不是推出去。高校长的讲话中提到的这句话,我很赞成。遇到问题,做到不推脱不牵扯,其实真的很简单。关键是:你愿不愿意这样去做,你肯不肯这样去做。归结到两点,一是意识态度问题。二是做与不做的问题。
其次,责任是有忧患意识,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做事多点计划性,多谋划将来,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就能对工作要点通盘考虑,做好安排,做到有机衔接、有条不紊地干好分内工作。掌握主动,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
最后,责任是细节着手,小事做起。不仅求“对”,还要求“好”。朱子治家格言,即是要求用心办事,常怀心细之心、坦诚之心、公平之心,按规定办事。做到不曲意迎合、不人云亦云、不察言观色、不区别对待,而是坦诚相见、秉公办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公司领导交办的工作。
谈责任,大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倒不如让我们现在立说立行,马上行动,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