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凯发·k8(国际) - 官方网站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凯发·k8(国际) - 官方网站  

职工园地


第一分公司
第二分公司
第三分公司
第四分公司
第五分公司
幸福黄河大桥


用户名:
密  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书征文获奖作品)
作者:王晓村    点击数:2429    更新时间:2016/3/3 11:01:10    发布人:王勇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之所以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像其他文明一样消失殆尽,正是因为我们无数的先人传承并发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构筑主流价值观和国家精神的重要基础,也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对于实现中国梦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并自我更新的过程。就古代而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民爱物、天人合一等,都反映了古时的文化精神:就近代而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时代的文化精神,也是传统文化的更新与进步。尽管时代在进步,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但是一些传统文化始终贯穿古今,因为这些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

    一、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

    2015年9月3日,伟大的《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在天安门响起,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高声齐唱,只因今天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遥想70年前的那场战争,无数先烈为了抵抗外敌侵略,抛头颅洒热血,驱尽倭寇,誓死不做亡国奴,最终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这便是我们伟大的爱国情怀。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惧生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天悯人,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克服无数困难回归祖国,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无论我们身在何地,我们都应该明白国家是自己坚实的后盾,时刻都应以祖国荣誉利益为重,因为自己是中国人。

    二、自强不息,奋发励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有这些,还有很多例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善孝为先”等等。但我们不仅仅要知道这些传统文化,还应该将这些美好的文化传承以及发扬,根据时代的发展将其融合及发展。

    首先,坚持创造性文化。继承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的实践,有机融合到时代的文化中,融合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中。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实质就是优秀文化的时代化,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中华名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特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其次,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历史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

    再次,加强挖掘和阐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要大力宣讲推广中华优秀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阅读各类传统经典;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要积极运用传统的节日仪式等弘扬传统文化。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自己也已经来到单位一年多了,在这里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看到领导和同事都在为单位的发展不断的努力工作,艰苦奋斗。也许这里的工作条件不是那么的优越,但是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年青人,吃苦耐劳,勤奋学习,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自己也应该在每一个阶段树立自己的志向,而不是安于现状,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奋斗的拼搏,明天的自己肯定会感谢今天拼搏的自己。正所谓作为13亿人民的一分子,也许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己的力量很渺小,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至少是自己精神的寄托,无数先人的伟大精神也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因此自己会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

    披尽黄沙始到金,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华文化保持自信。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面向未来,中国历史文化这个根基丢不得,坚守高度的文化自信,让舶来品换上“中国芯”,就能守护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上一篇: 别让烧烤污染了你我的“大堰情结” 作者:商闽
下一篇: 服务基层 播种希望(读书征文获奖作品) 作者:周海生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所有: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河铁军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青后小区四区1号
邮箱:sdhhgcj999@163.com
网站地图